无障碍浏览
当前位置: 首页>>政府信息公开>>建议提案>>政协委员提案办理结果>>正文
索引号 1041621347/tyj/2025-0000056 公开目录 政协委员提案办理结果
发布机构 临沂市体育局 发布日期 2025-07-03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文号
标  题 对市政协十六届四次会议第16040350号提案的答复(关于推动临沂赛事“流量”转换为经济“增量”的建议)
对市政协十六届四次会议第16040350号提案的答复(关于推动临沂赛事“流量”转换为经济“增量”的建议)

民革临沂市委:

您们提出的《关于推动临沂赛事“流量”转换为经济“增量”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临沂市抢抓承办第26届省运会的历史机遇,按照“强体惠民迎省运以赛营城促发展”工作理念,合理布局各类体育赛事活动,积极推动体育赛事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努力将更多赛事“流量”转换为经济“增量”,取得显著成效。

一、主要做法

(一)加强顶层设计,完善工作机制。我们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持续深化“商文体旅”一体化改革,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体育与文旅商深度融合的实施意见》《关于提振体育消费的工作措施》《关于发挥体育赛事活动溢出效应促进体育消费助力经济增长的实施方案》等一批政策文件,各县区结合自身实际,出台了贯彻落实意见,形成了齐抓共进的良好局面。

(二)丰富赛事活动,满足健身需求。今年上半年,一方面大型高端赛事激发城市活力。全市共举办中国女篮热身赛、第十五届全运会女排资格赛、中国摩托艇公开赛等国家级、省级及我市大型品牌赛事50余场次,吸引市外参赛、观赛16万余人次。其中,中国女篮热身赛在中央电视台全程直播,带动“吃住行游购娱”消费4782.64万元,有效激发了城市活力、消费潜力、提升了城市影响力。

另一方面,全民健身活动引领运动风尚。启动临沂市第十五届全民健身运动会,举办了“钓王杯”国际钓鱼巡回赛、第九届万人健步行、第十四届沂河体育嘉年华、临沂市第七届健身操舞系列大赛等各类群众赛事活动1000余场次,越来越多的群众关注体育,参与体育,热身体育,促进了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下半年,还将争办2025赛季CBA、中国皮划艇公开赛、全国名校赛艇邀请赛暨大师赛、省游泳锦标赛等国家级、省级赛事30余项。

(三)深化产业融合,激发消费活力。上半年全市共举办了90项参与人数超过500人的体育赛事,为地方经济带来直接经济影响5.06亿元人民币;在间接经济影响中,拉动效应为12.00亿元、税收效应0.64亿元,并创造了0.51万个就业机会。释放冰雪消费新活力,雪季期间,全市4大滑雪场累计接待游客16万人次,实现综合消费收入9000余万元。沿沂河马拉松系列赛激发县域消费新动能,沂河新区和临沭站,吸引18000名选手参赛,王羲之故居、朱村等30余家景区面向参赛选手免门票开放,与市住建局联动开展“沂马有礼”购房优惠活动,带动消费1.08亿元。市第十二届围棋十强赛、第三届国际象棋亲子赛吸引市内外4000余名青少年棋手及陪同家长参与。赛事活动“进景区、进街区、进商圈”打造联动消费新引擎,举办第九届万人健步行、“走遍蒙山沂水”万人登山踏青活动、岱崮50越野挑战赛等系列活动,配套打造住房群团购、远通汽车展、金鹰家电以旧换新等嵌入式体育消费新场景,带动消费5000多万元。第十四届沂河体育嘉年华开幕式暨2025“中国体育彩票杯”锦绣兰山龙舟邀请赛、中国摩托艇公开赛(临沂站),配套举办了临沂非遗展示,住房群团购、小商品采购基地、临沂本地特色景点等消费项目推介。

(四)增加场地供给,保障赛事发展。我们持续深化体育场馆建设,增加赛事基础设施供给。一方面加快重大体育场馆建设。以承办第26届省运会为契机,统筹赛时使用和赛后运营,按照均衡普惠、简约适度的原则,在全市确定了36处省运会比赛场馆新建和改扩建任务,加快补齐公共体育基础设施方面的短板弱项,优化体育产业发展硬件环境,为赛事经济、演艺经济及体育服务业聚合发展提供了有效载体。其中,临沂奥体公园作为第26届省运会的核心场馆,内部建设包括体育场、体育馆、游泳跳水馆、羲之文化中心、商业中心,搭建起集竞赛、文化、娱乐、购物于一体的体育消费综合体。自建成使用以来,承办了国际排联挑战者杯、中国女篮热身赛等国际级、国家级大型专业赛事,同时,推动体育竞赛与文化表演相结合,举办了刀郎演唱会、刘若英演唱会、全明星足球赛等大型商演活动。场馆设施的持续供给和均衡布局,为全市体育事业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另一方面持续深化全民健身设施供给。主城区小地块全民健身设施项目加快推进。目前,北园路地块已建成投入运营,室外场地免费对外开放;成才路地块、罗庄区地块完成现场施工和基础施工;双岭路地正加快推进。全民健身设施建设管理更加有效。开展国球进社区、进公园等项目建设,调度指导蒙阴县、兰陵县推进社会标准足球场建设整改工作,指导临沭县加快中央资金支持小型体育公园项目建设进度。目前已完成和正在建设各类全民健身场地设施253处,巡检维护健身场地设施400余处。全民健身组织网络更加完善。完善市、县、乡、村四级健身网络建设,截至目前,市级体育社会组织总量110个,县级体育社会组织464个;乡镇级体育总会、体育协会651个;村级体育总会4155个。推进常态化国民体质监测,启动2025年临沂市全民健身月活动。

二、下步工作计划

下步,我们将根据您的建议,持续优化体育赛事活动结构和布局,以大众体育培养康养旅游,促进体育与文旅商贸等融合发展,拓展消费链条,激发消费潜力,提升城市活力,把赛事“流量”变消费“能量”和经济“增量”,

(一)发展赛事经济,丰富赛事活动供给。继续跟进对接,争取2025赛季CBA、WCBA等30项省级以上赛事落户临沂;强化自主品牌塑造,办好2025临沂马拉松、首届红色沂蒙城市足球联赛、第三届红色沂蒙“城BA”、淮海经济区高尔夫邀请赛、气排球邀请赛、“红色之旅沂蒙骑行”自行车分站赛、“魅力沂蒙美丽乡村”健康跑分站赛、千村万人拔河大赛总决赛、千村万人广场舞大赛总决赛等自主品牌赛事。

(二)融合发展,创新体育消费新场景。将大型赛事活动举办与文化宣传、旅游推介、商务展销等融合,全面推进赛事活动“进景区、进街区、进商圈”,提升赛事价值,延伸消费链条。围绕激活蒙山,举办好2025临沂市“走遍蒙山沂水“拾秋”“遇冬”两站登山活动,结合蒙山季节特色等文旅资源,联动县区策划“赛事+红色文化+农产品市集”消费场景;围绕“点靓沂河”,办好“中国梦·沂蒙情”横渡沂河大奖赛、“红色沂蒙”皮划艇马拉松挑战赛,争创国家水上国民休闲运动中心。

(三)构建多元载体,丰富体育文化发展。一是聚焦赛事成长、赛事融合、文化旅游等业态,积极打造“好运山东”沿齐长城融合发展性赛事活动,同时做好赛事认证、申报、评估、奖补资金使用等工作。二是依托承办26届省运会、临沂马拉松赛、沂河体育节、市民冰雪节、临沂体校40周年校庆等大型赛会和节庆活动,以突出体育创新、全民健身、体育名城、冰雪奇缘、智能制造、竞技精神为主体,征集制作吉祥物、奖杯、奖牌等,以及赛会衍生品,包括水杯、背包、笔记本、鼠标垫、挂饰等体育文创类产品,不断提升体育文化感召力和影响力,带动广大群众关注体育、参与体育,推动体育文化创新发展。

再次感谢您们对我市体育事业和赛事“流量”转换为经济“增量”的关心和支持,欢迎您们继续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临沂市体育局

2025年7月3日

  


 
打印文章】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