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市体育局主办 市政府网站群技术支持
地址:山东省临沂市北城新区 电话:0539-8726833 网站标识码:3713000007 鲁ICP备2024081413号

当前位置: 首页>>政府信息公开>>建议提案>>政协委员提案办理结果>>正文 |
索引号 | 1041621347/tyj/2025-0000055 | 公开目录 | 政协委员提案办理结果 |
发布机构 | 临沂市体育局 | 发布日期 | 2025-06-19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文号 | |
标 题 | 对市政协十六届四次会议第16040326号提案的答复(关于加强社会力量办体育的建议) |
刘波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社会力量办体育的建议》收悉,感谢您对我市体育事业发展的关心与支持。您的提案针对性强、可操作性高,为我们推进工作提供了重要参考。现就相关情况答复如下: 一、工作进展情况 我市始终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群众参与”的原则,积极推动社会力量参与体育事业发展。2025年以来,在政策扶持与资源整合上持续发力,进一步夯实社会力量办体育的基础。截至2025年6月,全市已构建“市县乡村”四级体育社会组织体系,包含市级体育社会组织111个(协会50个、民办非企业61个),县级464个,乡镇级651个,村级4155个,体育社会组织承办市级以上赛事占比超80%,社会力量已成为推动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一)以制度为基,规范体育社会组织建设 2025年,我市聚焦体育社会组织规范发展与活力激发,在监管机制优化和赛事扶持政策完善方面持续发力,为社会力量参与体育事业提供更有力的制度保障。 此外,在备战第26届省运会的关键时期,2024年7月5日印发的《临沂市社会力量承担第26届省运会备战参赛管理办法(试行)》在2025年持续发挥作用,明确对参与省运会备战的社会办队机构的支持与管理举措,为社会力量参与竞技体育提供清晰指引。 (二)以品牌为引,促进全民健身发展 积极引导体育协会、俱乐部利用市场化手段,打造特色赛事品牌。指导市登山协会举办2025临沂市“走遍蒙山沂水”登山系列活动,今年,依托四季特色,创新打造了“踏青、寻夏、拾秋、遇冬”四个主题活动,在已举办的“踏青”、“寻夏”活动中,共有12000余人参加。指导市自行车协会进一步提升“红色之旅沂蒙骑行”自行车分站赛,选取了费县大青山,临沭朱村旅游区、兰陵会宝湖、兰山万亩荷塘4个景区,将红色文化、生态农业、山水资源进行串联,媒体直播浏览量达200余万人次,通过流量转化与消费场景升级,促进品牌价值提升。 此外,指导市老年人体育协会、国际象棋协会、健身操舞协会等30余家协会,举办了全国老年人太极拳健身大联动临沂分会场、临沂市第六届国际象棋锦标赛、临沂市第七届健身操舞系列大赛等160余项次赛事活动,有力推动了全民健身事业的发展。 (三)借势发力,助力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 一方面,鼓励体育社会组织通过联合办队、个人办队等形式参与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和梯队建设,涌现出众多成功案例,为我市培养了一批优秀竞技体育人才,在25届省运会中获得22枚金牌,占奖牌总数的1/2,填补了部分项目金牌空白。另一方面,推进体育项目进校园,为师资不足的学校提供服务,赛点网球俱乐部、星锐足球俱乐部等与多所学校合作,培养了大量青少年后备人才,助力体教融合突破。 (四)探索“体育+”模式,推动体育产业融合发展 “体育+旅游”:“岱崮50”越野挑战赛中,将比赛线路巧妙融入景区独特的地貌景观中;“体育+服务”:全市400多家以健身休闲为主营业务的体育协会、俱乐部提升服务质量,扩大市场占有率;“体育+乡村振兴”:各级体育社会组织走进社区、农村举办赛事,结合乡村特色发展户外运动体验项目,促进体育旅游与乡村振兴融合。 (五)创新机制,激发体育社会组织活力 建立了全市体育事业发展联盟,由市体育总会牵头,整合市级体育协会、俱乐部、体育企业资源,推动体育资源融合发展。 二、下步工作打算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加大对社会力量的扶持力度,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支持等方式,提升其自身发展能力和承接服务能力,培育壮大体育市场主体。深化“体育+”融合发展,推动体育与旅游、乡村振兴等领域深度融合,扩大体育产业规模。同时,加强体育社会组织建设,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更好地承接政府转移职能和服务群众需求。 再次感谢您对我市体育事业的关心与支持,我们将不断推动社会力量办体育工作迈上新台阶,促进临沂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临沂市体育局 2025年6月19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