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当前位置: 首页>>政府信息公开>>建议提案>>人大代表建议办理结果>>正文
索引号 1041621347/tyj/2023-0000086 公开目录 人大代表建议办理结果
发布机构 临沂市体育局 发布日期 2023-10-26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文号
标  题 对市二十届人大二次会议第20230233号建议的答复(关于加大公共体育设施建设,提升群众健康生活水平的建议)
对市二十届人大二次会议第20230233号建议的答复(关于加大公共体育设施建设,提升群众健康生活水平的建议)

李永乐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大公共体育设施建设,提升群众健康生活水平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首先,非常感谢您长期以来对我市体育事业发展的关心、关注和支持。公共体育设施建设作为发展体育事业的基础和根本,是各级体育部门普遍关注和重点推动的工作。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市体育局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以“办人民满意体育”为目标,围绕破解群众去哪儿健身难题,着力增加全民健身场地设施供给,努力构建“布局合理、规范实用、便民惠民”的全民健身公共设施体系,积极为群众创造“处处能健身”的运动空间,不断提升群众参与体育的获得感、幸福感。

一、目前我市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基本情况

截至目前,我市奥体公园工程建设如火如荼,滨河百里健身长廊、五环广场、凤凰广场等健身场所每天吸引数万人进行体育锻炼,建成县级公共体育设施39个(公共体育场、全民健身中心、体育公园、健身广场、游泳馆),乡镇级公共体育设施355个(全民健身活动中心、多功能运动场、灯光篮球场、社会足球场),农村(社区、行政村、自然村)体育健身路径6019个,新建居住区配套体育设施建设“临沂模式”在全国推广,老旧小区健身设施“补短板”工程稳步推进,全市人均体育场地面积由1.46㎡增加到2.88㎡,有效破解了“群众去哪儿健身”难题。

二、我市加强公共体育设施管理有关措施

构建更加便民利民惠民全民健身公共设施体系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两条腿走路,在着力增加全民健身场地设施供给的同时,通过完善管理机制、及时跟进维护、强化宣传教育等多项措施,不断强化全民健身设施日常管理维护。

(一)健全管理机制,完善管理制度。在日常“发现、上报、维修、反馈”闭环处理机制基础上,结合全市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管理实际,研究出台了《临沂市全民健身公共体育设施管理维护办法(试行)》(临体〔2022〕42号),进一步明确、厘清了管理对象、管理职责、管理程序及相关法律责任,有效解决了“管什么、谁来管、怎么管”的问题,确保了事有人管、责有人负。完善巡检机制,规定了器材生产商每年开展不少于3次的巡检,市县体育主管部门、管理使用单位不定期不定时进行检查,形成了“部门监管、管理单位自检、厂家巡检”的联动管理机制。

(二)定期组织排查,及时跟进维护。组织市县体育主管部门、器材管理单位、生产厂商及时对器材使用管理情况进行调查统计,建立管理维护台账,做到“底子清、台账细、任务明”。2022年,市体育局会同市园林环卫保障服务中心,对滨河沿岸25处球类场地、1000余件器材的建设使用情况进行了摸底调查,完成了450余件器材更新和新建,拟定了场地维修计划;指导县区进行了健身器材大普查,对全市6916个社区、居民小区、行政村(自然村)65442件健身器材建立了使用管理台账,巡检并完成5000余件破损器材维修工作。

(三)加强宣传教育,规范使用行为。策划拍摄了“二十四节气运动养生系列节目”,定期通过学习强国、山东省电视台、在临沂客户端等各级媒体和新媒体平台推送,在引导群众科学健身方面发挥了良好作用。同时,通过电视节目、新媒体向群众普及各类健身器材的正确使用方法,呼吁群众爱惜爱护健身器材,提高科学健身、安全健身意识;充分发挥社会体育指导员、体育达人“电子眼”作用,广泛开展全民健身志愿服务活动,指导群众科学使用健身器材,提高器材使用效率。

三、下步工作方向

下一步,市体育局围绕“宣、建、提、管”,持续增加全民健身场地设施供给,强化提升健身指导能力水平,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健身需求。

(一)创新宣传形式,引导群众科学健身。充分利用报、台、网、微各类媒体,积极发挥社会体育指导员、体育达人作用,及时推送体育工作动态和设施建设相关信息。依托全民健身大讲堂、全民健身志愿服务宣讲“五进”等活动,广泛开展“如何科学、安全使用健身器材”、“健身设施使用温馨提示”等宣传指导,引导群众树立健康生活理念。

(二)抓好设施新建,增加健身场地供给。紧盯省运会场馆建设任务,加快推进市体校二期工程和各县区、学校场馆设施规划论证,确保16处新建场馆全面开工;推进落实城区大型公园、口袋公园和“小地块”体育设施建设,在五区连建五年的5处城市公园中,确保建有1处不低于100亩的体育公园,打造市民“举步可就”的品质运动空间;推进县乡公共体育设施优化提升,督导7个县级“四个一”和30个乡镇“四个一”项目建设,完成605个行政村健身器材更新和463个自然村健身器材新建,不断完善公共设施体系建设。

(三)提升健身服务,打造智能化健身路径。开发推广临沂市智慧体育服务平台,实现“健身场所掌上查、赛事活动线上报、科学指导网上学”等功能,优化市民健身服务;依托滨河健身设施,建设1-2智能化健身路径,赋能智慧体育建设。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开展好一级、二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壮大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强化全民健身志愿服务指导,结合全民健身月、全民健身日等时间节点持续开展好志愿服务、健身展示等日常活动,2023年市、县两级开展全民健身志愿活动不少于50场次;进一步做好国民体质监测等工作,全年完成5000人的监测任务,为市民群众免费出具运动处方、提供科学健身指南。

(四)加强管理维护,提高设施利用效率。一是落实《临沂市全民健身公共体育设施管理维护办法》,组织器材生产厂家定期对全民健身器材进行巡检和维修,确保群众健身安全和场地健康运行。二是落实全民健身设施捐赠协议,督促街道、村居、社区落实日常管理主体责任,及时发现、上报器材维修线索。三是积极发挥基层体育总会、社会体育指导员、体育达人基层一线“探头”作用,充实健身设施日常监管队伍,做到“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上报、第一时间维修”,确保群众安全健身。四是强化部门联动。积极协调城管等部门、有关县区,对接属地政法部门,对具备接入条件的公共体育场馆、场所监控视频纳入“雪亮工程”,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提高设施管理水平。

  


 
打印文章】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