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市体育局主办 市政府网站群技术支持
地址:山东省临沂市北城新区 电话:0539-8726833 网站标识码:3713000007 鲁ICP备2024081413号

索引号 | 1041621347/tyj/2024-0000335 | 公开目录 | 公示公告 |
发布机构 | 临沂市体育局 | 发布日期 | 2024-02-06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文号 | 临体〔2024〕8号 |
标 题 | 临沂市体育局关于印发《2024年临沂市社区运动会实施方案》的通知 |
各县区体育主管部门、高新区教育体育工作办公室、沂河新区教育体育和卫生健康局: 现将《2024年临沂市社区运动会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工作实际,抓好组织落实,活动开展情况请及时录入国家全民健身信息服务平台。 附件:2024年临沂市社区运动会实施方案 临沂市体育局 2024年2月6日 (此件主动公开) 附件 2024年临沂市社区运动会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将体育赛事活动办在基层、办到群众身边,推动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覆盖全民、服务全民、造福全民。经研究,按照小型分散、灵活多样、便于参与的原则,组织开展2024年社区运动会。为保证活动规范、有序、顺利进行,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各县区体育主管部门、乡镇(街道) 承办单位:社区(行政村) 二、运动主题 健康临沂 活力社区 三、活动时间 2024年全年。 四、活动原则 因地制宜、简朴务实、公益惠民、安全可行。 五、项目设置 社区运动会项目设置宜选取群众喜闻乐见、普及度高、易于组织、安全可靠的兼顾体育元素又富有一定趣味性的运动项目,规定项目设置达标竞赛项目和社区展演项目两大类,同时配合组织体育文化和科普宣传活动。 (一)达标竞赛项目 1、达标项目。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达标赛:30秒跳绳、1000米跑、800米跑、3000米快走、引体向上、1分钟仰卧起坐、俯卧撑、1分钟仰卧举腿、掷实心球、绕杆跑、曲线托球跑、坐位体前屈。 2、竞赛项目。足球、排球(气排球)、羽毛球、台球、门球、柔力球、毽球、棋牌(象棋、升级、够级、掼蛋)、跳绳、飞镖、拔河、太极拳、健身气功、广场舞、健身操、健身秧歌、健身瑜伽等。 (二)社区展演类 1、健身团队集中展示。以乡镇(街道)为单位,结合社区(行政村)运动会,组织乡镇(街道)的基层健身团队进行一次集中展示活动,面向省运会群众性比赛项目,挖掘相关项目资源,培育精品项目队伍,建立特色健身团队档案,为打造“一县区一品牌”奠定基础。 2、健身技能公益培训。根据县区实际,选取部分重点项目,在社区(村居)进行推广培训,进一步提升群众知晓度和参与度。 3、健身知识科学辅导。利用举办社区(行政村)运动会的契机,组织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体育达人开展全民健身志愿服务进社区活动,普及全民健身法规、科学健身知识等。 六、竞赛办法 (一)规范名称。各县区社区运动会统一使用“XX县XX镇街XX社区(村居)运动会”的标识予以呈现。主办单位为县级体育主管部门位和相关乡镇(街道),承办单位为相关社区(村居)。 (二)城市社区竞赛内容设置不少于5项,行政村不少于2项,赛事规模根据社区(行政村)人口数原则上不少于100人,竞赛时间根据天气情况合理安排,原则上不少于半天。 (三)各县区可以根据实际,将社区运动会与“丰收节”、“采摘节”、“赏花节”等节会融合,举办形势新颖、特点突出的农民运动会,吸引更多的人群参与其中,带动乡村旅游等产业发展。 (四)所有项目均不得收取报名费;参加社区运动会的对象为社区居民。 (五)所有参赛运动员须身体健康;竞技性强、体能消耗大的运动项目,年龄原则上不超过60周岁,其他资格要求由各县区根据具体项目自行设定;须为参赛运动员购买保险。 七、活动组织 (一)社区运动会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化运作的思路组织实施。各县区体育部门要结合工作实际,进一步提高体育赛事活动市场化水平,吸引社会力量以冠名、赞助、协办等方式参与其中;社区运动会要覆盖所有社区、行政村。 (二)社区运动会要坚持体育属性,在项目设置上突出群众喜闻乐见、易于参与的大众性体育项目。在赛事质量上要突出精品工程,进一步规范赛事举办流程、优化赛事设计,努力将社区运动会培育成为群众喜爱的精品赛事。 (三)各县区体育部门要给予基层体育总会更多的支持和帮助,依托各级体育总会组织开展社区运动会,使其真正成为组织带动基层群众开展健身活动的中坚力量,让社区活动真正落地开花。 八、活动要求 (一)加强领导,措施有力。切实加强对社区运动会的组织工作,根据活动规模、参与人群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组织方案、安全防范预案等,要加强活动场地安全保障,落实安全责任,确保活动安全顺利举行。 (二)精心组织,确保实效。各县区要根据实际制定好本级实施方案,有针对性的加强组织和领导,充分发挥乡镇(街道)、社区体育总会的作用,调动广大群众积极参与热情,确保活动按照计划圆满完成,取得实效。 (三)广泛宣传,营造氛围。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平面媒体、互联网、新媒体等传媒方式,全方位、多视角报道活动组织开展情况以及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社区运动、追求健康文明生活方式的生动事例,倡导健康生活方式,普及科学健身知识形成浓厚的舆论宣传氛围。 (四)及时总结,完善提升。要认真汇总整理社区运动会相关档案材料,规范录入国家体育总局全民健身信息服务平台;要及时总结办赛经验,提高规范办赛质量。市体育局将依据平台录入情况,对各县区社区运动会举办数量、质量、宣传报道、安全管理等情况进行综合评价,按等次奖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