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市体育局主办 市政府网站群技术支持
地址:山东省临沂市北城新区 电话:0539-8726833 网站标识码:3713000007 鲁ICP备2024081413号

索引号 | 1041621347/tyj/2024-0000334 | 公开目录 | 公示公告 |
发布机构 | 临沂市体育局 | 发布日期 | 2024-01-31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文号 | 临体〔2024〕7号 |
标 题 | 临沂市体育局关于印发《2024年临沂市全民健身活动工作方案》的通知 |
各县区体育主管部门,局机关各科室、单位,市级单项体育运动协会、俱乐部: 现将《2024年临沂市全民健身活动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工作实际,抓好贯彻落实。 附件:2024年临沂市全民健身活动工作方案 临沂市体育局 2024年1月31日 (此件主动公开) 附件 2024年临沂市全民健身活动工作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不断提高广大群众参与健身的自主意识,提升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制定2024年临沂市全民健身活动工作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工作的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全民健身工作条例》、《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围绕建设更高质量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全民健身公共服务能力,面向基层,面向群众,以全民健身运动会为主线,进一步调动和发挥社会力量参与健身活动的积极性,增强群众科学健身意识,努力形成集全民健身运动会、社区运动会、品牌赛事创建、重要时间节点、各类人群健身活动于一体的全民健身发展新格局。 二、组织原则 (一)坚持疫情防控不放松原则。要正确理解疫情防控和全民健身的关系,在严格执行国家、省、市疫情防控有关要求情况下,积极开展各类全民健身活动。 (二)坚持上下联动原则。市、县两级全民健身运动会项目设置和布局,要以省全民健身运动会大众竞技类项目设置和布局为依据,尽量体现一致性;各项目的比赛时间设置,原则上市级应提前一周县级应提前二周先于省级比赛,采用选拔赛形式选出本级冠军队代表本级参加上一级比赛。 (三)坚持灵活多样原则。在活动组织主体上,广泛吸纳单项体育运动协会、体育运动俱乐部、体育类民办非企业等社会力量参与组织办赛;在活动组织形式上,坚持小型多样,因地制宜,根据项目特点和大众健身需求,采用多种参与模式,吸引更多的健身爱好者参与健身活动,进一步扩大健身比赛活动的人群覆盖面。 (四)坚持深入基层原则。注重基层体育活动开展,把赛事活动进一步向街道社区、农村乡镇、厂矿企业等基层单位延伸,着力在提高基层覆盖面、方便基层群众就近就便参加竞赛活动上下功夫,为基层群众参与健身比赛活动提供便利和支持。 (五)坚持普及引导原则。充分发挥健身活动引领示范作用,通过组织举办各类健身比赛活动和健身技能培训,进一步推广普及健身项目,引导更多的群众自觉参与体育健身活动,使参加体育锻炼真正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六)坚持跨区域融合原则。市县要主动对接、协调相邻市域和淮海经济区有关市、县,加强体育交流,特别是全民健身活动方面,可以联合主办、分站赛、邀请赛等各种形式和方式进行广泛、深度融合。 三、主题口号 1、全民迎省运 健身向未来。 2、全民动员 全民参与 全民健康 全民共享。 四、主要活动安排 (一)第十四届全民健身运动会。第十四届全民健身运动会分市、县两级举办,临沂市第十四届全民健身运动会由市体育局、市总工会、市妇联、市教育局、市文化和旅游局、市卫健委等主办,县区第十四届全民健身运动会由各县区体育主管部门等负责组织实施。其中,市级活动不少于20项次,县区不少于15项次。 (二)临沂马拉松和万人健步活动。继续举办好临沂马拉松、“房源集团杯”第八届万人健步行,从规模、路线、安全、宣传等方面提前谋划、精心设计,全面提升打造。 (三)全民健身月、全民健身日活动。5月组织全民健身月活动启动仪式,仪式与全民健身运动会项目比赛结合进行;8月8日全民健身日活动,结合全民健身周山东主场宣传,广泛开展健身活动展演、展示、科学健身知识宣讲、大众健身项目教授等为主要内容的主题活动。 (四)第十三届中国沂河体育节。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产业跟进”的原则,举办大型赛事、品牌赛事等,将中国沂河体育节办成扩大城市影响、提升城市影响力的新名片,办成催生蓝色经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平台。 (五)精品特色活动创建。打造提升红色沂蒙“城BA”篮球、“临商银行杯”气排球等五球联赛和千村(社区)万人拔河、广场舞大赛、美丽乡村迷你马拉松、“红色之旅、沂蒙骑行“自行车分站赛,以及水上各精品项目等办赛质量,让精品更精;突出地理特点和优势,创建以“激活蒙山”为主题的新品牌赛事活动;各县区结合实际,积极创建特色精品体育项目,开发有创意、有影响、有亮点的全民健身活动,每个县区要持续打造至少一项独具县域特色的品牌赛事项目。 (六)社区(行政村)运动会。按照小型分散、灵活多样的原则,举办不少于1000场次的社区(行政村)运动会。城市社区每场次项目不少于5个,农村社区或行政村开展不少于2项次以上的活动。 (七)全民健身活动有关奖项评选。与群众体育先进评选相结合,开展以全民健身运动会优秀组织奖和先进单位为主的各类评选活动,对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给予表彰奖励。 五、有关要求 全民健身活动是群众“文体生活”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群众满意度。各级体育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统筹协调,整合力量,以全民健身运动会为主线,以品牌特色项目为引领,以社区(行政村)运动会开展为基础,着力做好本区域内健身活动的组织、策划和实施工作,促进全民健身活动持续广泛开展。 (一)加强组织领导,确保活动取得实效。市县两级体育主管部门是健身活动的主要责任单位。要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工作,针对本区域全民健身活动的规律、特点,围绕构建更高质量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制定符合本区域实际情况的全民健身活动整体设计和年度工作安排。要严格执行“一赛四案”规定,所有活动都要制定安全防控、医疗救护、现场急救、舆情防控、食宿交通、场地秩序、赛风赛纪等工作的方案、预案,规模大或高山、山地、流水、湖泊、高空、冰雪等项目,要同时做好熔断机制预案,并抓好检查落实,做到权责统一,确保活动安全开展。 (二)坚持多元发展,推动健身活动社会化运作。在办赛承接主体上,进一步推动管办分离。根据体育事业转型发展要求,县级体育主管部门要改变观念,正确履行健身活动整体设计和监管职责,具体组织实施工作要逐步交由社会力量完成,建立完善“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社会化办赛路子。在经费投入保障上,要在保证各级公共财政投入的基础上,本着“举办主体多元化,投资渠道多样化”原则,积极争取社会各界支持。 (三)抓好舆论宣传,营造浓厚氛围。在开展活动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平面媒体、互联网、新媒体等传媒方式,全方位、多视角报道当地组织开展活动情况,以及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社区运动、追求健康文明生活方式的生动事例,倡导健康生活方式,普及科学健身知识,树立体育健身是健康生活方式最重要组成部分的理念,形成浓厚的舆论宣传氛围。 (四)及时准确录入健身活动信息,全面反映健身活动开展情况。要加强国家体育总局、省体育局全民健身信息平台录入工作,各县区对全民健身运动会、社区运动会(含乡镇办事处各项健身活动)、健身指导、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等健身活动数据按照要求全面、详细、规范地录入平台,将信息录入工作作为一项日常重要工作抓紧抓实。省对市级和市对县级全民健身工作考核均以平台数据体现为依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