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体〔2022〕30号
兰山区、罗庄区、河东区、临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体育主管部门,局机关各科室、市体育发展服务中心、市体校:
根据《临沂市2022年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方案》和《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2022年版),结合体育工作实际,制定了临沂市体育局《2022年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方案》,现转发给你们,请结合各自实际,认真抓好落实。
临沂市体育局
2022年5月17日
(此件主动公开)
临沂市体育局2022年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方案
2022年是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为进一步深化创建各项工作,根据《临沂市2022年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方案》,结合体育工作实际,制定如下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我市“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目标定位,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以弘扬沂蒙精神为引领,以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为目标,按照属地为主、条块结合、领导帮包、分线作战的工作思路,突出问题导向,补齐工作短板,主动聚焦体育领域创建指标,完善体育健身设施建设,更好满足市民群众健身需求,提升公共体育服务水平,为我市坚决打赢文明城市创建翻身仗作出体育贡献。
二、任务目标
根据《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2022年版)、《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测评体系》《临沂市2022年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方案》和《临沂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领导小组教育文体工作专线工作方案》要求,突出工作重点,加大创建力度,着力推进以下重点任务。
(一)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网上申报测评指标
1、深化文明单位创建。积极参与全市文明创建工作,开展“五为”志愿服务活动,主动承担社会责任。
2、加强公共体育服务供给,积极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占比≥37.2%,《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合格以上的人数比例≥90%。
3、完善基层全民健身设施。城乡社区均建有全民健身场地设施且设施状况良好,新建居住区和社区人均室外体育用地面积≥0.3平方米、人均室内体育用地建筑面积≥0.1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2.3平方米。
(二)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实地考察测评指标
1、社区、居住小区等建有全民健身场地设施,设施状况良好。设施维护及时,无损坏现象;无被挪用或侵占现象。新建居住区和社区人均室外体育用地面积≥0.3平方米、人均室内体育用地建筑面积≥0.1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2.3平方米。
2、公共(文体)广场设施能够正常运行,设备维护及时,无损坏现象;无被挪用或侵占现象。
3、建成区外乡镇、街道文体广场、公共体育场地设施状况良好,能够正常运行,设备维护及时;无被挪用或侵占现象。
4、行政村(社区)文体广场、公共体育场地设施状况良好,能够正常运行,设备维护及时;无被挪用或侵占现象。
(三)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网上申报测评指标
1、本市(区)教育、民政、文旅、体育、团委、妇联、科协、关工委等部门有常态化工作品牌或经验。
2、加强未成年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持续开展传统体育进校园活动。
其中,网上申报测评指标由局机关各科室、各事业单位落实;实地考察测评指标由驻城各区体育主管部门落实。
三、保障措施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临沂市体育局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局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县级领导干部任副组长,局机关各科室、各事业单位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的组织筹划、调度落实、日常检查、督导通报等工作,并在市创建办和教育文体专线统一领导下组织开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各项活动。日常督导调度对应市创建办的督导、检查、调度制度。
二是开展专项整治。驻城各区体育主管部门要切实落实属地责任,对照创建任务,立即组织摸清本辖区所有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和社区、小区、行政村(社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底数,建立台账,迅速开展问题排查与整改,对“老大难”问题要强化部门联动、标本兼治,对立即整改事项要做到一次整改,长期有效。
三是强化日常巡查。驻城各区体育主管部门要建立日常巡查机制,对设施损坏、占用等问题,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整改。同时,加大12345市民热线、行风热线、“文明啄木鸟”等渠道和平台市民反映问题落实处理力度。
四是强化督导检查。市体育局成立督导组,对驻城各区落实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进行督导检查,建立问题收集、交办督办闭环工作机制,督促属地落实整改。
五是加强宣传教育。充分发挥门户网站、新媒体、融媒体等平台作用,广泛宣传体育系统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任务措施、活动开展、创建成效,引导群众理解创建、关注创建、支持创建,营造良好创建氛围。
六是提高档案质量。局机关各科室、各事业单位提交的档案材料要充分扎实,能够全面体现创建工作成效,相关图片主题突出、画面清晰,文字内容逻辑性强,要与创建测评指标对应。
请各区确定1名联络员,6月6日前将底数台账和联络员名单(姓名、单位、职务、手机号码)通过协同办公系统报市体育局办公室。
附件:1.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实地测评点位标准
2.全国文明城市实地测评点位督导情况汇总表
3.问题整改通知单
4.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网上申报测评指标任务分工
5.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网上申报测评指标任务分工
6.驻城各区所有点位台账
7.联络员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