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28日,临沂市召开全市卫生与健康大会,贯彻落实全国、全省卫生与健康大会精神,动员全市上下牢固树立人民健康优先发展的理念,积极担当作为,创新方式方法,加快推进健康临沂建设,努力实现与全面小康相匹配的全民健康。市委书记王玉君出席并讲话,市委副书记、市长张术平主持。
王玉君要求,要准确把握形势,切实增强做好卫生与健康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要深刻领会中央关于卫生与健康工作的战略定位、工作方针、根本要义,以及树立“大健康”理念等要求,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上来,确保上级政策措施在临沂落地生根。要充分肯定我市卫生与健康工作取得的成绩,清醒认识短板不足,坚持问题导向,强化工作举措,不断推动临沂市卫生与健康事业向前发展。
王玉君强调,要顺应群众期盼,突出抓好卫生与健康工作的关键环节。要筑牢疾病预防这一首要防线,着眼“不得病、少得病”,从影响健康的主要问题入手,重点抓好“治未病”“治心病”“防大病”三个方面,从源头上消除影响健康的各种隐患。要抓好全面医改这个当务之急,积极抓好分级诊疗,扎实推进“三医联动”改革,加快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优化就医格局,规范就医秩序,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服务供给。要突出重点人员这一特殊群体,全力抓好妇幼、贫困人口、老年人、残疾人等群体的健康保障,不让一个群体、一个人因健康问题在奔小康的路上掉队。要培育健康产业这一新增长点,将其作为新旧动能转换的重中之重,切实加大扶持力度,培植健康产业、壮大医药企业、推动医养融合,尽快做大做强、做出成效。要抓好健康环境这个重要保障,下大力气解决大气污染、水污染、食品安全问题,夯实群众生存与健康的基础。
王玉君指出,卫生与健康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各级各部门要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协调联动,夯实基层基础,凝聚做好卫生与健康工作的强大合力,打一场卫生与健康的全民战争,努力开创健康临沂建设新局面。
张术平在主持讲话时强调,全市各级各部门要坚持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围绕医疗“优质化”、医保“差异性”、医药“零加成”,着力在基础性、关联性、标志性改革上下功夫,努力使公立医院回归公益,让群众享受到公平可及的健康服务和改革红利。要紧盯重大疾病、重点人群、重要领域“三大重点”,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联防联控、群防群控的原则,多方入手、全面施治,努力为群众提供全生命周期卫生与健康服务。要推进健康事业、健康产业“两翼互动”,在积极抓好疾病防控、医疗服务、卫生管理等健康事业改革发展的同时,抓住实施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的机遇,深化卫生与健康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发展健康旅游业、康养融合产业、休闲运动产业和智慧医疗产业,努力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要做到宜居家园打造、卫生家庭创建“双管齐下”,扎实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和爱国卫生运动,普及健康生活、完善健康保障、营造健康环境,大力推进健康临沂建设,确保在新一轮卫生与健康城市发展中走在前列。
临沂市体育局局长刘艳芬以《普及全民健身,服务全民健康,为建设健康临沂贡献力量》为题作大会发言。近年来,临沂市体育系统坚持以“便民惠民”为核心,认真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着力构建体育服务体系,努力改善群众健身条件,取得了积极成效。全市健身设施不断健全,建成滨河百里健身长廊,在城区公园、广场配建健身设施,市级启动体育场馆规划建设,10个县区建成或在建体育场、体育馆或全民健身中心,建成乡镇健身中心110处,完成3731个行政村健身工程建设,城市社区健身设施覆盖率达到92%;健身活动丰富多彩,连续举办了七届市县两级全民健身运动会、九届“百县篮球、千乡乒乓球、万人象棋”三大赛、六届中国沂河体育节、三届中国蒙山体育节,每年举办群众健身活动300多项次,直接参与群众近百万人次;健身指导更加科学,组建了市县两级全民健身志愿服务队,发展市县两级体育社团305个,在118个乡镇、1661个行政村建立了体育总会组织,培训社会体育指导员21000名,建立全民健身活动站点5100个。健康产业逐步发展,初步形成了体育物流、庆华健身、环云蒙湖自行车、马术、汽车露营、健身步道等一批具有特色优势的健康产业项目。中国体育用品城被国家商贸联合会授予“中国体育用品采购基地”称号。费县许家崖被国家体育总局、国家旅游局授予“国家航空飞行营地示范单位”,被评为全国首批运动休闲特色小镇。
(撰稿 张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