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山区积极构建基层体育组织网络,围绕体育总会建设,构筑覆盖城乡的体总网络架构,并依托各级体育总会组织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全民健身活动,有效发挥了体育总会的职能作用。
以组织建设为抓手,构建覆盖城乡的体总组织网络
兰山区体育总会成立近30年来特别是近年来,有效发挥了联系各方、凝聚力量、助推发展的枢纽作用。在组织建设中,兰山区体育总会积极为体育社会组织发展创造条件,主动加强与民政部门的沟通协调,降低体育社会组织成立门槛,为社会力量成立体育社会组织做好指导服务。目前,兰山区体育总会下辖兰山区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兰山区龙舟协会、兰山区足球协会、兰山区武术协会、兰山区跆拳道协会、兰山区户外运动协会等6个单项体育协会,以及庆华健身俱乐部、天翼航模俱乐部等20多个体育俱乐部,另有村、社区群众自发组织的500余支健身队伍,体育总会的作用延伸到了最基层。
2016年8月,为加强基层体育组织网络建设,推动镇街群众性体育活动全面开展,兰山区按照省、市关于加强总会建设的意见要求,由兰山区人民政府办公室下发文件,要求各镇、街道及工业园区管委会挂牌成立镇级体育总会。至此,该区建设形成了以区体育总会为枢纽,以镇街体育总会为抓手,以各单项体育协会、俱乐部为骨干,以村、社区健身队伍为基础的覆盖城乡、功能完备的总会网络架构体系。
以阵地建设为平台,加强总会的软硬件建设
兰山区体育工作办公室作为体育总会的业务主管部门,在总会工作中,不断加强总会软、硬件建设,专门为其安排了办公场所,充实了高学历专业人才到总会中来,并且每年都安排专门的活动经费,全力支持总会及各单项协会、俱乐部组织举办的各类全民健身活动。
2016年,兰山区体育工作办公室严格按照体彩公益金的使用规定,积极探索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由体育社会组织承办各类赛事活动,先后向兰山区足球协会、庆华健身等协会、俱乐部拨付体彩公益金13余万元,作为赛事活动和会员业务培训的经费。在镇街体育总会建设中,兰山区严格按照“有牌子、有专(兼)职人员、有经费、有办公场所”的四有标准,由区体育办负责统一定制了科室牌和组织机构、总会职责版面,各镇街体育总会成立由分管副镇长为会长,本镇街中层干部为专(兼)职秘书长,各行政村、社区健身站点(广场)负责人为成员的组织体系,并配有办公场所、划拨活动经费。兰山区体育办将按照有关规定,根据各镇街体育总会的业务开展情况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
以全民健身为引领,掀起群众体育运动新高潮
兰山区紧紧抓住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这一重大机遇,积极发挥兰山区体育总会的组织、示范作用,各体育协会、俱乐部充分发挥自身特色,组织开展了一系列群体活动。一是打造了沂河龙舟赛、乡村秧歌分站赛等群众体育金牌赛事。兰山区借助沂河水资源优势,打造了沂河龙舟争霸赛、国庆节龙舟邀请赛两项品牌体育赛事,两项赛事连续举办了五年,已经成为重要的节庆内容。2016年,该区成功实现了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举办赛事的目标,两项赛事影响力也越来越大,特别是国庆节龙舟邀请赛,吸引了全省8市近20支龙舟队参赛。兰山区以遍布城乡的全民健身工程为阵地,开展了乡村秧歌大赛,推广普及各类广场健身舞,培养了广大群众积极向上的生活情趣,丰富了群众的业余文体生活,促进了社会和谐。二是充分发挥各单项协会和俱乐部的骨干作用,先后举办了“体彩杯”临超、临甲足球联赛,山东省“百千万”三大赛临沂兰山赛区比赛、青少年国际象棋比赛、俱乐部台球联赛等,满足了不同人群、不同年龄段群众的健身需要。三是不断加大对行政村、社区在业务指导、人员培训、活动组织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兰山区每年针对广大农村地区社会体育指导员数量较少、比例较低的状况,组织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培养了大批科学健身带头人。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兰山区充分发挥体育总会的桥梁纽带作用,在政府购买服务、社会力量兴办体育等工作中,勇于实践、不断探索,履行职责、积极引导,引领带动全区全民健身活动健康发展、繁荣发展。
(撰稿 姜修理 张文元)